民间表演艺术面具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金沙藤 发布时间:2012-03-06

第二类是民间表演艺术面具。比如折嘎是一种民间的说唱乞讨艺术表演。艺人肩披一个羊皮面具,用做表演的道具;手拿一个名叫桑白顿珠的木棍,用以打狗防身;怀里还揣着一个特大的木碗,用以讨喝茶酒。后二者亦用做滑稽打趣表演的道具。艺人在说唱时,首先手指着肩上的面具各个部分逐一解释其来历和象征意义。

林芝的民间歌舞羌博中击鼓而舞的女巫面具。《萨迦世系史》记载,11世纪初,后藏卓垅地方的一次庙会上,在“百艺杂技之中,有戴面具自在女二十八人”。在藏族文史资料外也提到11世纪寺院跳神舞蹈杂有“女巫击鼓而舞”、“着面具执鼓而舞”的情况,后到宗喀巴改革宗教时,为严肃戒律,“他所创的格鲁派剔除跳欠(即跳神羌姆——引者注)中女巫击鼓、反映百技杂艺等方面的民间舞”。现在西藏林芝还保存着这种人数众多的女巫戴着白山羊皮面具表演的歌舞艺术。

曲水县希荣野牛舞中领舞师面具。在拉萨大昭寺内殿门口右内侧墙上,有一幅古壁画《文成公主人藏欢庆图》,上面画着拉萨为文成公主人藏和亲而举行的庆典上奏乐、歌舞、跑马、射箭、摔跤、抱石头等种种娱乐活动的场面。在其中心位置,还画着一个牧民引逗两头野牛欢舞的场面,牧民也是戴着一种白山羊皮面具进行表演的。看画面上的表演形式及其面具与希荣仲孜(野牛舞)基本一致。希荣野牛舞后来还被党木隆剧团吸收入藏戏进行表演,其舞蹈和面具均有所戏剧化。

乃东县哈鲁岗乡的阿卓鼓舞队领舞师面具。据艺人说,这个鼓舞队历史特别长,早在8世纪桑耶寺的落成开光庆典上它就是参加表演的单位之一。领舞师面具与桑耶寺壁画中阿卓鼓舞队和白面具戏阿若娃的面具完全一样,都是白山羊皮面具。

分享到:

上一篇:宗教祭祀面具   下一篇:原始祭祀面具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热巴舞 吉普赛舞
藏族锅庄舞
藏王宴舞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