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酒歌》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金沙藤 发布时间:2012-03-16

关于《草原酒歌》,我从演员视角谈一点自己的具体感受。

一、《草原酒歌》好就好在采撷了蒙古民族传统舞蹈的文化资源,这可以追溯到几百年,或近千年前的蒙古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男性顶碗、顶灯的仪式和风俗。在我的童年时代,我曾经见过我的叔父把一盏灯套在瓷碗里面顶在头上,身子扭来扭去地祭敖包,还斜着身躯拐来拐去地跑,这就是那种既是顶碗又是顶灯的原始状态,是一种舞蹈元素。从传统意义上讲,首先是先有男性顶碗、顶灯活动的舞蹈,这次《草原酒歌》真正意义上挖掘了传统资源,又有创新。

二、《草原酒歌》在传承与创新中取得了成功。编导取材于蒙古族传统舞蹈民间素材“酒歌”,并不表现醉酒的男子汉,而是大草原的美、草原文化的美,展现草原当代青年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内蒙古大草原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它既有传统的艺术特点,又有时代感。《草原酒歌》象征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活力,这是我们最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看到的东西。

三、《草原酒歌》的演员们把舞蹈技术技巧与艺术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得当,首先顶碗的技术技巧功夫到家,顶的技术与形体造型结合巧妙,顶碗的道具与作品的内容自然融洽,音乐与道具的融合和谐优美,这使其在总体上达到了天衣无缝的艺术境界。

四、《草原酒歌》人物形象的塑造很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蒙古民族有酒就有歌,有歌就有舞。《草原酒歌》这部舞蹈作品不是表现了醉酒的汉子,而是塑造了民族的气节和幽默诙谐的情趣美。一个舞蹈作品的成功关键在于演员的艺术表现能力,在这里演员大学生们表演分寸掌握得很好,他们无愧于这项表演金质奖。

五、舞蹈语汇有了新的突破。《草原酒歌》成功之处的又一个亮点是,舞蹈语汇有了新的突破。比如,演员们在表演的时候,在舞台地板上双腿落地,头顶着一摞瓷碗运用“盘腿滚动”技巧,表现了得意洋洋的情趣美,它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醉意;运用了一种酒后的喜悦表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氛围。这段舞蹈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既有技巧又有艺术性。

六、《草原酒歌》动作好看,技巧美,结构层次变化符合编舞的规律,舞蹈动作的幅度非常夸大,但又恰到好处,显得动作流畅结构通顺,整体舞蹈语汇的变化合理。舞蹈技巧与技术处理手法结合得体,强化了舞蹈本体的语言,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分享到:

上一篇:蒙古族顶碗舞的由来和审美情趣   下一篇:谈蒙古舞蹈美学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蒙古族的盅子舞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