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围本书的满族作家53人,老中青兼顾、男女兼顾,地区兼顾、军地兼顾,创作文体兼顾。他们来自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香港、台湾,跨越半个中国,基本反映了满族人口的居散情况。在53位作家中,除少数早逝者外,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约占中国作协满族会员的一半)。其中获国家级大奖的21名,曾出国讲学、访问的20余名,有作品译成外文的30余名。内女作家10人,约占20%,说明满族历来对女子进行同等教育。
现对本书内容,作一简介。
一面中国文学的光辉旗帜。老舍的名字是不朽的。纳兰性德、曹雪芹与老舍,构成清代以来满族作家文学的三大高峰。老舍与茅盾、巴金,构成中国现代长篇艺术的三大高峰。老舍的长篇艺术特点是:开京味小说之先,幽默小说之先,描写北京下层人民生活之先,描述满族兴衰体验之先,多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融汇之先。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青年时代受到“五四”新文化的熏陶,又赴西方国家作系统考察,成为学贯中西、具有全球性视野的作家。他的作品既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具有超越时空的世界水准。老舍是横跨现当代的中华民族文学的一面光辉旗帜。老舍的创作丰富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宝库。老舍研究已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门学科。
中国抗战文学的主力军。世界尚不乏抒写抗击外寇的文学。但如中国抗日战争文学这般深广,为我国所独有。抗战文学是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史诗,在中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满族作家的故乡多在东北沦陷区,因其身家性命所系,首当其害,故能以其火热情感进行创作,为抗战文学做出了贡献。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诗人、剧作家金剑啸烈士,是东北现代文学、抗战文学的先驱,26岁时即被日寇杀害。革命烈士、诗人田贲,以诗文为武器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逝年仅34岁。这二位烈士是满族的骄傲。李辉英于1931年“九·一八”次年率先写出第一部抗日长篇《万宝山》,继又写出抗战三部曲《雾都》、《人间》、《前方》,被誉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抗日斗争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东北作家”(《文艺报》1995年9月15日)。端木蕻良1934年写出“必可震惊一世人的耳目”的长篇《科尔沁旗草原》、具有“史诗风格”的长篇《大地的海》等诸多作品,被加拿大学者誉为:在抗战文学中应享有重要地位。舒群1935年写出“有很高的成就”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一批中短篇作品,引起世人关注。马加于1936年写出《登基前后》。后又写出《北国风云录》、《血映关山》。关沫南抗战期间写出《沙地之秋》、《落雾时节》。而老舍的巨著《四世同堂》,堪称中华抗战文学的纪念碑式的作品。满族作家无愧为一支中国抗战文学的主力军。
满族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多。满族作家写满族题材作品,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一个历史时期却成了问题。辛亥革命后的几十年,由于“驱除鞑虏”的影响,满族人民生存有碍,不少作家封笔,即使写也不写满族题材,以免殃及生存。共和国建立后,随着民族政策的逐步落实,满族人民的社会地位日益改观。1956年提出了“双百方针”,文艺环境有所宽松。此间,满族代表人物之一老舍,被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他多年来意欲表现满族题材的情结,适时得以展现。1957年即写出不朽的话剧《茶馆》,这是建国后满族作家写满族题材的发轫之作。1961年老舍又动手撰写长篇《正红旗下》,为满族文学创作,率先辟路。此后满族题材的作品日见增多。颜一烟(女)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盐丁儿》。朱春雨出版长篇《血菩提》(“浪漫的满洲”之一)。赵大年写出满族题材的中短篇系列:《公主的女儿》、《紫墙》、《西三旗》等。叶广芩(女)有小说集《风也萧萧雨也萧萧》、长篇《乾清门内》、《采桑子》等。庞天舒(女)有小说、诗歌系列《落日之战》、《蓝旗兵巴图鲁》、《天舒和她的诸神》。赵玫(女)有长篇《我们家族的女人》。青年诗人巴音博罗有诗集《悲壮四重奏》。台湾女作家林佩芬有120万字长篇《天问》,120万字长篇《努尔哈赤》。可喜的是,满族已有了本民族的文学评论家关纪新,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满族文学评论集《塞风集》,出版了唯一的从满族视角剖析老舍创作非凡成就的《老舍评传》,引起海内外瞩目。据估算,满族作家已有七成以上抒写了满族题材,日见成为满族作家的自觉行为。
老中青作家创作成果喜人。老作家:端木蕻良一生创作大量作品。晚年从事百万言巨制《曹雪芹》,已出二卷近40万册,蜚声海内外。人言:这部包容多学科的大题材,非披阅《红楼梦》数十载、学养甚深的端木莫属。舒群以短篇名世,其著名短篇《少年chen女》批改十数次,终获国家级大奖,人称“文体家”。晚年写作50万字的《中国话本书目》,具有很高学术价值。马加的小说《开不败的花朵》,再版20次,被译成多国文字。长篇《北国风云录》及姊妹篇《雪映关山》,获多项奖励。被授予“人民作家”称号。李辉英为旅港作家,一生出版著作30余部。关沫南自青少年时代即以笔作刀枪,与日寇进行不懈斗争,是幸存的作家之一。一生著作甚丰。以上几位构成东北作家群的骨干力量。黄裳是著名散文家,已出版散文集30余部、300余万字,被公认为“在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散文大家。胡可是共和国第一代剧作家之一,创作《战斗里成长》、《战线南移》、《槐树庄》等著名话剧,誉满全国。颜一烟(女)创作的著名电影《中华儿女》,荣获第五届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王度庐独创武侠小说“悲剧情侠”一派,被誉为“我国北方武坛巨擘之一”。丁耶的代表作《外祖父的天下》是满族史诗性长诗,被老舍等老作家推赞。许行以小小说名世,作品被18所大学编人《大学语文》,曾应邀参加于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微型小说研讨会。
中年作家:柯岩(女)进行多文体创作,共出书40余种,作品多篇被选入大、中、小学课本或辅导教材。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人民的作家”。李云德第一个写出正面反映鞍钢建设的百万字长篇《沸腾的群山》,一鸣惊人,其日文版“解说”中,称其为解开“奇迹之谜”的作家。胡昭是随共和国同时起步的诗人,为艾青在《中国新诗五十年》中重点推介的十几位“新的诗人”之一。中流已出14部诗集,被艾青赞为“有着鲜明的特征”的诗人。赵郁秀(女)以纪实文学、儿童文学著称。主编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近百万字),获“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参加在韩国汉城召开的儿童文学大会,获“特别奖”,并被推选为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共同副会长。李惠文是一位一生为农民代言立传的作家,矢志不移,出书多部。牟心海(曾任辽宁省文联主席)、华舒(曾任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都是官员,但业余写诗的势头正劲,都出版10多本诗集,都获过国家级大奖,享誉诗坛。匡文留(女)已出版诗集等15部,论者认为她的诗有阳刚之气,“开当代西部女性诗先河”。
青年作家:孙春平已出版小说集、报告文学集、电影文学剧本多部,是位多面手。于德才已出版小说百余万字,著名短篇《焦大轮子》轰动一时。林佩芬(女、台北)已出书30余部,被誉为“华人世界历史小说名家”。高光出版著作40余部,700余万字。林和平已发表文学作品150余万字,小说集《乡邻·乡亲·乡人》获得好评。另有10余部电视剧展现荧屏。赵玫(女)已出版长篇8部,中短篇及散文集9部,共400余万字。曾应邀赴美讲学。江浩是自由撰稿人,有书15部、电影13部,导演电影数部。其探索电影《猎场扎撒》轰动影坛,获国外几项大奖。关仁山共出版长篇7部及中短篇小说集等,达400余万字,被河北省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庞天舒(女)是著名军旅作家,三十几岁即出书30余部,享誉文坛。
这就是本书所展示的当代满族作家队伍及实力概况。仅此,已足以使人惊喜了。究其成就的取得:一是中央民族政策的深入落实,激发了满族作家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清代满族文学雄厚的基础的支撑作用。三是满族有深厚的民间文学传统,以为补养。四是满族作家以老舍为榜样,对民族文学事业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编辑此书伊始,大率凭着民族感情及编辑经验运作,编着编着,仿佛走进了新的洞天,感到这本文集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必将对满族文学、民族文学、文学史等,产生集束性的响动。至此,由衷的喜悦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本书所邀论文作者,分布全国14个省市区,主要是活跃在当今文坛的中青年评论家,支撑了本书文论的较高水准。
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满族),著名文学研究家,应邀为本书作序,因其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有真知灼见,序言写得有情有理有论有文采,是一篇满族文学评论的佳作,必将引起学界的重视。可惜尚有十几篇迟到文稿未及请他过目。否则序言将会更添一番气象。
编辑此书的缘起,在本溪的一次诗会上,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处长尹汉胤(满族)提出过这一设想,在场的牟心海、华舒和我均表赞同,但因资费无着,作罢。事隔数年后,1999年秋,抚顺满族风情节期间,由《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关纪新、《满族研究》主编张佳生和我(《满族文学》原主编)共同创意,要筹编《满族作家论》。后向满族尊长、老作家马加汇报,他甚为赞赏,说“这是个创举,能为文学史留下宝贵资料。”并嘱我放下其他工作,先做此事。我与关纪新经过一年多时间编完书稿,但仍无处筹款,又压了半年多。幸得时任辽宁省文联主席的满族诗人牟心海的有效说项,此书终得付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