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族服饰艺术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hzf 发布时间:2013-07-16

德昂族是我国云南独有的民族之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其先民与佤、布朗等族同为“百濮”中的一支。德昂族不同支系的服饰有明显差别:在中国境内,德昂族有“梁”、“别列”、“汝买”三个支系,根据妇女服饰颜色和装饰的不同,人们分别称其为“花德昂”、“红德昂”、“黑德昂”。

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尽管各支系间的服饰都有差别,但仍不失其共同特点,不论哪个支系的服饰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传统服饰以深色为主,总体上是单衣型的上衣下裳。德昂族妇女多穿黑色、藏青色的对襟上衣和手工编织的筒裙,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红绒球等首饰。

服装面料款式的特征

德昂族人民大都居住在海拔700米一1500米的半山坡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再加上生产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吸湿性、透气性较强的棉、麻类织物作为其主要服装面料来源。

1、男子服装

男子多采用的的是上衣下裤的着装方式。裹青色或者白色头巾,头巾两端饰以彩色绒球;穿蓝、黑大襟上衣,衣襟旁边一般还饰有彩色绒球,这种色彩绚丽的点装饰与深色的上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由于面积的恰当分配,又让人感到一种和谐的美。由于经常在山间的行走,德昂族男子多穿裤脚宽大的半截裤子,扎青布或者白布长条裹腿,这样的装束既使他们有利于缓解炎热天气带来的不便,也使他们免于山间毒虫等的伤害。另外由于德昂族在历史上曾经是尚武的民族,在当时为了战争的获胜必然也要考虑到着装方式。过去男子左耳戴大银耳筒,佩带银项圈,外出时喜欢佩带一把长刀,背一个挎包,有铜炮枪的还要扛上枪.这些装束既是他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德昂族人民对美的不懈追求。

2、女子服装

妇女多是上衣下裙的着装方式。用黑布或者白布包头;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在衣襟两边多钉有规则排列的银泡;下摆用各色丝线绣上花、草或几何图案。“红德昂”妇女的袖口多拼接大约十五厘米宽的红布,在红布上方的四分之三处还有黑白织线条;“黑德昂”妇女婚后留发,戴黑包头,上衣斜襟,中间饰以红色或白色细线条,多在袖口饰以红色织线。女子下裳最有特色的是筒裙。德昂族妇女的筒裙为手工编织的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下及踝骨,显得新颖大方,鲜艳夺目。由于德昂族先民对蛇图腾的崇拜,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很可能与蛇的外形花纹有很大的关系,这也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于祈求保护自身的一种追求。

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有明显的差异。“花德昂”妇女的衣裙织有匀称的蓝红色横条纹,表现出一种等间隔的反复,给人一种高雅、规则、端庄的韵律美,有的镶有四条白色带子,其间插有红色宽布条;而“红德昂”恰好与“花德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该支系妇女长衣裙的下摆自由分割着一段宽约15厘米一20厘米的火红色横条纹,还有的在红织纹的上面镶有白色或者金色织线,这种看是自由的构成打破了黑色筒裙的沉闷感,而在视觉上打破平衡的偏倚组合更给人一种动感的美;“黑德昂”妇女的长裙上则以蓝黑色为底色,间织着红、绿、白等色的细条纹,这种等形分割形成了严谨的造型特征,视觉上给人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在裙子的长度上,与其他两个支系相比,裙长稍短。女子裹腿多为黑色麻布,布的两边镶有红边,束扎时用麻线或者布条裹紧扎牢。

服饰色彩装饰的特征

德昂族人崇尚黑色。衣裳多以黑色面料为主调,部分为蓝色,显得凝重深沉、庄严朴实;部分如头饰等又区别于主色调的白色等,显得层次分明,富有韵味;加上一些色彩鲜艳的小绒球、银牌等,使服装更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在整套服饰的大一统中,又有多样性的变化,使人感到一种和谐的美。民族服饰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在民族服饰中清晰而明确地区分着族系的是非,在视觉上起着某中规定性。德昂族的色彩意识反映到平时的社会文化生活中,进一步表现为该民族所崇尚的艺术美和民族精神的创造力,反映了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深层的文化含义,使服饰颜色与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饰品作为与服装相呼应的一种装饰性极强的艺术形象,在整套服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饰品的艺术表现力与服装本身有共同之处,即都是立足于色彩与结构的巧妙设计和安排。德昂族简洁的服装款式与丰富多变的饰品相互装饰,相互影响,色调和层次十分丰富,既显示出了德昂族人的穿衣个性,有构成一种和谐的统一美。

服装配饰的特征

1、头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德昂族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各地德昂族妇女的头饰略有不同。过去妇女剃光头,裹黑布包头,有的已婚妇女留长发。但现在许多姑娘都蓄发,裹两端坠有彩色绒球的布包头;德宏地区的妇女剃光额前头发,脑后留长发,梳成大辫,包黑蓝色镶有花边的布包头,将大发辫由脑后缠于包头之上。各地妇女都喜欢戴大银耳坠、耳筒。青年女子的耳筒大多用石竹制作,外裹一层薄银皮,银皮上箍着八道马尾,前端还镶有小镜片;老年妇女多带雕刻精致,并涂有黑、红漆的竹管耳饰,显示出德昂族妇女的粗犷之美。德昂族青年男女都有带银项圈的习惯。有的地区的德昂族姑娘脖子上套者十几个粗细不等的银项圈。

2、绒球在德昂族的配饰中,小绒球别具特色。这种绒球是先用一小缕毛线扎成球形,再染成红、黄、绿等色制作而成。男子包头布的两端、姑娘的项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要钉上它们;德昂族男女在衣摆、女子耳环上可见的五色绒球饰;通常,青年男子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而姑娘们则装饰在衣领之外,如同数十朵鲜花盛开在她们的胸前和颈项间,光彩照人,别有风味。小绒球集中反映了德昂族的审美追求,是他们希望自己生活幸福美好的心理反映。

3、腰箍

腰箍是德昂族最具特色的饰品,在历经千年的服饰演变过程中,德昂族始终坚守着这一民族文化符号。早在唐代,史书早已记载着德昂族的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腰箍”为饰的这一装束。德昂族的腰箍因民族支系和地域的差异而不同,这样更使这一民族文化的符号呈现丰富的色彩。“花德昂”多采用草藤来制作,颜色多喜欢天然色,年轻姑娘也常把腰箍染成五颜六色;“红德昂”和“黑德昂’,多采用藤蔑来制作,藤蔑外面还漆上红漆或黑漆,藤蔑腰箍大多很细;也有一部分腰箍是用竹片削制成的,腰箍大约一指多宽,上面还雕镂着各种花纹图案;还有一些是用银片或铝丝包裹起来的,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显得别具匠心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腰箍,通常的系十多根,达到三十多根左右。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因此,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另外,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这个姑娘勤劳,聪明,有智慧,也表明这个姑娘心灵的美好。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社交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往往费尽心思,精心制作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分享到:

上一篇:德昂族女子服饰   下一篇:德昂族建筑和雕刻艺术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德昂族建筑
德昂族竹编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