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的鹰猎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编辑:师志敏 发布时间:2016-02-22

总的来说,纳西族的鹰猎活动可分为捕鹰、驯鹰、鹰猎、放飞4个部分。

鹰属于迁徙鸟类,每年秋季,产于北方的鹰向南方迁徙,途经丽江的玉龙雪山、老君山等几座大山,山民们便上山捕鹰。凌晨三四点钟捕鹰人就要出发,摸黑爬山来到早先布网的地方,把鸽子拴在竹竿一端,竹竿中间固定一个支点做成杠杆,另一端系一根绳子放于预先搭好的草窝棚中,人藏在其中静静等候。天亮后,捕鹰人透过窝棚静观天空,若有鹰飞临上空就拉动绳子让鸽子扑腾起来吸引它们的注意,鹰飞下捕食时就可收网了。

捕到鹰之后,捕鹰人会将鹰的眼皮缝上,拿到市场上卖。“鹰是一种性情刚猛的动物,对人类的世界很陌生,受到惊吓的鹰可能会性情大变,难以驯服。”驯鹰人将鹰买来后,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熬鹰”是驯鹰的第一步,将鹰的眼线解开后,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把鹰架在手臂上,哪里人多就带它到哪里去。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纳西男人在炫耀以鹰为宠,其实这是为了让鹰习惯与人相处、熟悉人类的世界。”另外,晚上休息时还要把狗拴在旁边,让鹰不怕狗。“鹰猎需要鹰、狗、人三者的配合,缺一不可。”整个“熬鹰”过程需要8-15天的时间,直到鹰架在驯鹰人的臂上能够安心进食、睡觉,“熬鹰”就算基本完成了。

“调膘水”是驯鹰的关键,“膘水”是指鹰肚子里的油水。在“熬鹰”的头一两天内,鹰每天要吃约三两上好的新鲜牛肉,让它吃饱,吃好。然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要控制鹰的进食量,每天仅让它吃八九成饱,让鹰保持在最佳的“膘水”。

“膘水肥”的鹰不愿捕猎,“膘水瘦”的鹰虽有强烈的捕食欲望,但会因体力不支难以捕到猎物,只有恰到好处,才能训出一只好鹰。具有丰富经验的训鹰“老把式”可以通过观察鹰的眼神、动作、体形判断出一只鹰的“膘水”是否达标。

驯鹰的最后一步是在鹰进食的时辰将鹰带到空阔的地带,解开脚扣,让鹰自由飞翔,然后举起平时架鹰喂食的一只手臂,喊着口令,让鹰飞回手臂吃食。训练开始是在人少的地方,然后是在人多的地方,直到在任何地方只要鹰听见口令,就飞回主人手臂上才算大功告成。

驯鹰完成后,纳西鹰猎人便可上山“鹰猎”了,当地俗称“放鹰”。在纳西话中,鹰猎音译为“吾克可克”,就是“放鹰放狗”的意思。纳西族所特有的狩猎方式就是带鹰带狗,用“撵山”(驱赶)的方式,捕猎野物。整个秋冬季节,李实和鹰友们每周都会出去鹰猎,有时甚至一周几次。不过,每次都要换山头,这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不能涸泽而渔。

分享到:

上一篇:挂荷包和"五色丝线"系臂   下一篇:傣族、布朗族的纹身心态

返回首页

更多>>相关文章

更多>>图片文章

简述毛南族食俗
苗族刀梯风俗
苗族男女的婚姻离不开糍粑
土族风俗习惯

精彩推荐

更多>>民族文化

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国传入的,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国际上占有...[详细]

更多>>民族旅游

灵武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宁东镇磁窑堡煤矿南1公里处,距银川市东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详细]
广西容县真武阁在城东绣江北岸,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下有石台,称古经略台。楼阁平面矩形...[详细]

更多>>民族饮食

更多>>民族新闻

更多>>民族工艺